close
錢,該往哪裡去 暢銷雜誌2017



錢,該往哪裡去



錢,該往哪裡去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

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

今天要跟你們推薦

錢,該往哪裡去

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

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~

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

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!

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

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~

分享給你們囉!





錢,該往哪裡去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東森購物折價券





CYCLE SPORTS 8月號2010







樂活單車BICYCLELOHAS4.5月2011第24期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

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  • 經過量化寬鬆政策與安倍經濟學的刺激,美國、日本兩國開始展現的繁榮景象,逆轉全球資金走向。

    該不該跟上趨勢?美國好,還是日本後勢可期?需求即商機,網通科技的新應用、民生消費、能源及各種資源,都是持續受到基金經理人關注的重要題材。

















總編輯的話
文∕楊瑪利

今年以來,放眼全球,一路以來一直保持樂觀期待往前進的國家,成為新興投資熱點的,非美國、日本莫屬。

這真是風水輪流轉。美國與日本是昔日世界第一、二大經濟體,但美國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就景氣衰退,日本更是長達20年失落,讓許多新興國家與四大金磚後來居上。

但是,今年以來,大陸經濟成長已遲緩,大陸以外的其他金磚四國,印度、俄羅斯與巴西,表現也都放緩,股市下跌均一成以上。

2012年表現最好的東協區域,今年以來也成長乏力。隨著美國9月份可能結束貨幣寬鬆政策,熱錢正從亞洲抽走,回到美國。印尼等東協股市不再表現亮眼。相對之下,美國、日本就一枝獨秀了。

去年,《遠見雜誌》抓對趨勢,陸續出版東協相關報導與投資建議。今年,《遠見》同樣抓對趨勢,不僅在五月號與六月號雜誌,專題報導日本與美國。現在還上市這本美國、日本投資專刊,分享最新趨勢。

自從去年12月底,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當選至今,短短半年多來,已讓沉悶20年的日本人民與全世界看到安倍帶來的威力。

提出《金磚四國》《高成長八國》理論的前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(Jim O’Neill)早就預言,日本央行正在做對的事情,預測今年日本將明顯復甦。

日經股票指數至今已上漲五成以上,部分股票甚至上漲200%。日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從最高時75日圓跌超過兩成,來到接近100,低匯率已帶動出口成長、消費熱絡、觀光客回流與名牌消費重新熱起來等等。包括Lawson、7-Eleven、豐田汽車等廠商,都已大動作幫員工加發紅利了。

就在安倍就任接近120天時,《遠見》採訪團隊直擊東京,拜訪財經官員、企業、國會議員、企業管理菁英、在日本的台商等,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「期待」。

誠如前後曾住在日本近10年的台灣外貿協會駐日本辦公室所長陳英顯觀察,過去5年來日本1年1個首相,很多政策都無法決定,但安倍上台後,訂定很清楚通膨目標2%、貨幣供給提升1倍後,一個一個毫不猶豫推動 ,效果很好,已產生日本人民對於日本終將復甦的正面期待。

反映在股市與投資市場,讓買日本的人愈來愈多。

除了日本,美國也是今年《遠見》關注的焦點。5月份《遠見》採訪團隊強往矽谷做深入採訪。探討美國景氣是否復甦、美國股市債市是否是台灣投資者的好投資標的等,而一行人在矽谷訪問一輪後,更看到矽谷正處在10年來最繁榮的時刻。房價漲、人才缺、各種創新技術正在崛起。

今年7月21日,美國股市單周流入175億美元,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單周最高紀錄,當天占據了全球財經媒體版面。

此外,美國供給管理協會的製造業指數上升到兩年高檔,表示消費者對美國經濟信心不斷上升,敢花錢消費,廠商庫存去化順利,持續製造新商品。

在這個全世界連動又快速變化的時代裡,可說沒有永遠的贏家與輸家。過去幾年來台灣投資人可能忽視的美國與日本,現在重新成為焦點。這本專刊幫台灣投資人做好投資前的準備功課。從總經分析、到企業基本面、再到基金等投資產品,幫讀者全面而深入的介紹。

















  • 7
    編者的話
    美國、日本重回世界投資焦點
    文/楊瑪利
    10
    顯現短、中期效益
    美、日兩大經濟體復甦中
    文/朱乙真、何佩珊
    16
    能源、汽車、金融、房市強勁
    2013下半年持續看漲美國
    文/朱乙真
    20
    看好復甦帶動的消費題材
    美股基金買氣旺
    文/朱乙真
    24
    美元走強,中小企業爭氣
    美國經濟釋放樂觀訊號
    文/王志鈞
    30
    股市、基金、地產皆可期
    安倍帶起日本投資熱
    文/何佩珊
    34
    中小型股衝得快,大型股穩健
    依風險承受度布局日股基金
    文/何佩珊
    40
    領導人的改變 安倍新政,改變了日本什麼?
    採訪∕楊瑪利、邱莉燕?文∕楊瑪利
    44
    國力的改變 GDP萎縮50兆,安倍不能不改變! 文∕楊瑪利、邱莉燕
    48
    市值站回高水準 日本企業相信「明天會更好!」
    文∕邱莉燕
    55
    逆轉的創見
    豐田的反省,
    從虧損4610億到獲利1.32兆日圓
    文∕邱莉燕
    60
    消費復甦.IPO家數大增.有感調薪 安倍「三支箭」 打通日本產業任督二脈
    採訪∕楊瑪利?邱莉燕?文∕邱莉燕
    64
    日本景氣回溫 1〉信用卡發卡公司 JCB 買東西救日本,今年業績已成長逾20%
    文∕邱莉燕
    66
    日本景氣回溫2〉會展企業 BIG SIGHT 爭取2020奧運重返東京 找回日本榮耀
    文∕邱莉燕
    68
    日本景氣回溫3〉日本前五大建商 鹿島建設 看好日圓貶值 更期待311重建挹注營收
    採訪∕楊瑪利、邱莉燕?文∕邱莉燕
    70
    台日新關係1〉靈活行銷.善於應變、前進大陸 更深入、全面的合作 日本正在學台灣 文∕邱莉燕
    74
    台日新關係2〉日本最貴毛巾 Hotman 百年老店攜手「令人安心」的台灣
    採訪∕楊瑪利、邱莉燕?文∕邱莉燕
    76
    台日新關係3〉屹立日本40年的台商 嚴氏貿易 獨創「自貿港模式」 成日本企業效法楷模
    採訪∕楊瑪利、邱莉燕?文∕邱莉燕
    80
    過去10年未曾有過的榮景
    矽谷再起了!
    文/張德齡、彭漣漪
    84
    當全球典範轉移腳步時
    矽谷的活力,正對台灣發出警訊
    文/彭漣漪

    90
    美國回溫 房地產先熱
    陸客加價15%搶房,讓加州房市漲翻天
    文/彭漣漪

    92
    新矽谷新模式
    一群天才+一群創投,讓矽谷除了創新還是創新
    文∕張德齡

    95
    新矽谷新動能
    美國製造業回流,3年增50萬個職缺
    文∕張德齡

    98
    矽谷新企業Tesla Motor
    除了晶片軟體,矽谷開始製造電動跑車
    文∕張德齡

    100
    矽谷老企業Bestronics
    大標=3C代工廠回矽谷淘金 業績成長40%
    文∕張德齡

    102
    新矽谷新整合
    半導體融入中醫,高科技植入醫療器材
    文∕彭漣漪

    108
    網路資料淘金
    Big Data大數據正在創造新生意
    文∕邱莉燕?鄭婷方
    114
    搶攻中國平價手機市場 高通、聯發科 雙巨頭終須正面對戰
    文∕林士蕙
    119
    P&G亞太區執行長 黛博拉.亨麗塔 經營亞洲市場,追求「神奇平衡點」
    文∕彭漣漪



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

:



  • 刊別:特刊


  • 級別:普遍級




  • 出版社:遠見天下
  • 出刊日:2013/8/31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• 語言:中文




錢,該往哪裡去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yersmd2lr5 的頭像
    myersmd2lr5

    俐俐的異想好心情

    myersmd2lr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